概览
概览
在清康熙、雍正和乾隆的开明统治下,中国政局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早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与日本、欧洲等外界的交流,激发了史无前例的视觉和制作工艺创新。当下,清代艺术,尤其是御制艺术品,尤为受藏家推崇,并在拍卖场上屡创价值新高。
本7周在线课程由知名艺术史学者和佳士得专家主讲,指导清代艺术鉴赏和收藏。从御制瓷器、珐琅彩,到玉雕和书画,学员将认识当下市场中决定艺术品价值的因素。本课程亦独到地强调康雍乾三代帝王的收藏趣味及艺术赞助活动,探讨中国艺术史中重要鉴藏的传统。
学习目标
- 认识欣赏清代艺术的历史背景,从帝王赞助到早期全球化时代的中国;
- 学习宫廷御制艺术品鉴赏的关键理念、概念和词汇,从瓷器、珐琅彩,到玉雕和漆器;
- 学习决定中国艺术品在当下全球艺术市场中价值的因素,从书画到瓷器及工艺精品;
- 了解收藏故事和趋势,从清代帝王的个人品味到当代藏家的独特收藏远见。
关于张宗宪教育及艺术慈善基金会
张宗宪教育及艺术慈善基金会旨在向大众推动亚洲艺术教育。佳士得美术学院和基金会的合作建立在学院已有的课程上,针对中国艺术品、书画,以及亚洲当代艺术开设学术课程。基金会亦为一定数量的在校学生提供免费报读机会。

课程安排
课程安排
第一周
帝王品味与中国艺术:康雍乾三代收藏
4月4日 | 香港时间下午5:00 – 6:30
讲师: 黄巧巧,格拉斯哥大学名誉研究员
第二周
从五件艺术品看早期全球化时代的中国
4月11日 | 香港时间下午5:00 – 6:30
讲师: 黄巧巧,格拉斯哥大学名誉研究员
第三周
决定价值的因素:御制瓷器
4月18日 | 香港时间下午5:00 – 6:30
讲师: 黄巧巧,格拉斯哥大学名誉研究员
第四周
决定价值的因素:玉雕、竹雕和螺钿漆器
4月25日 | 香港时间下午5:00 – 6:30
讲师:陈以昕博士,独立学者、策展人和顾问
第五周
皇天梵相:从鎏金铜像到唐卡
5月2日 | 香港时间下午5:00 – 6:30
讲师:黄巧巧,格拉斯哥大学名誉研究员
第六周
决定价值的因素:书画
5月9日 | 香港时间下午5:00 – 6:30
讲师:毛国靖,佳士得美术学院亚太区总监
第七周
藏家故事:拍卖场上的重要清代艺术珍藏
5月16日 | 香港时间下午5:00 – 6:30
讲师:毛国靖,佳士得美术学院亚太区总监
*课程时间及题目或有更改,以本院最新安排为准。
讲师
讲师
黃巧巧 Nixi Cura
格拉斯哥大学名誉研究员
黄巧巧曾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担任中国艺术史资深教员,亦曾担任佳士得美术学院伦敦校区中国艺术研究生课程总监。她毕业于耶鲁大学及纽约大学,目前研究重心为清代艺术及当代中国视觉文化。
陈以昕博士 Dr. Ivy Chan
独立学者、策展人和顾问
陈以昕毕业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获艺术史暨考古学硕士及博士学位,曾任伦敦佳士得中国艺术专家、拍卖主管兼副总监,自2015年起定期为佳士得美术学院担任客席讲师,是现届伦敦东方陶瓷学会理事会成员,为多所博物馆、画廊及学术机构策划展览、出版图录、设计教育课程及兼任讲师,此中包括亚非学院、东亚艺术博物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及埃斯卡纳齐画廊(Eskenazi Ltd.)。另外亦曾撰写及翻译多部有关中国艺术及文化的书籍。
毛国靖 Sara Mao
总监 | 佳士得美术学院亚太区
毛国靖是佳士得美术学院亚太区总监,负责策划学院在香港、中国大陆及东南亚地区的发展及课程。毛国靖于2008年加入佳士得,2015年被任命为中国书画部专家暨拍卖主管,2018年起担任佳士得美术学院总监。
毛国靖领导策划佳士得香港的书画拍卖超过五年,曾参与经手市场上最重要的作品和收藏,如2017 年佳士得拍卖的傅抱石画作《琵琶行》以超过二亿港元成交,张大千画作《云山古寺》以超过一亿港元成交。
她将多年的拍卖专家经验应用于艺术教育领域,主导之课程涵盖亚洲艺术、艺术市场和奢侈品鉴赏,特别聚焦女性艺术家、艺术与科技等主题。她是佳士得2019年“Art+Tech艺术科技峰会:虚实之间”之策划人,并于2020年佳士得美术学院首个在线学术研讨会“中国艺术市场”任联合召集人。
毛国靖亦为佳士得及众多慈善拍卖之拍卖官,曾合作的慈善机构包括有香港救助儿童会、麦当劳叔叔之家慈善基金、香港愿望成真基金,以及新加坡全国肾脏基金会等。
毛国靖持有英国约克大学哲学与英语文学学士学位,及英国BPP 法学院法律深造文凭。她还获得伦敦佳士得美术学院和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联合授予的艺术历史及鉴赏文学硕士学位,主攻中国艺术。